天天快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安徽:科技成果加速走向“应用场”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安徽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转移转化机制,通过强化中试孵化、对接交易、科技金融支持,搭建各类双创平台,让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量、质齐升。
(资料图)
本台记者 曹艺璇
这里位于合肥创新产业园的科邻新能源(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我手上拿的就是这家企业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它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应用在大面积光伏电站,可移动电源等领域。而它的核心技术就源于中科大物理系一个研发团队曾经承担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相较于传统的光伏组件晶硅来说,钙钛矿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而且同样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得益于数年来的实验积累,肖正国和团队已经攻克了提升钙钛矿光电转换效率和涂布制备等数项核心技术,并且成功在实验室制备出了小面积的钙钛矿光伏组件。安徽创新馆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队队员王瑞芳的到来,正在让这项还没走出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教授 肖正国
对成立公司其实是没有经验。安徽创新馆派工作人员帮我们融资,包括选址在哪里,跟哪个区什么部门对接,从对接到落地高新区,两三个月的时间,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下线了小试线产品。
为了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徽就地交易、转化、应用,王瑞芳所在的安徽创新馆充分发挥平台和资源优势,累计培养了1000多名技术经纪人,深入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开展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目前,已捕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近1800项,推动成立企业300多家。
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经理 王瑞芳
动员科研团队去积极地做孵化,依托我们安徽科技大市场大平台,链接的资源也更充分一些。我们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专班2022年促成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有200多项,今年的目标是促成300多项。
不仅是扎根高校院所,挖掘成果转化源头,今年以来,安徽还通过不断完善创业孵化链条,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政策措施,梯度培育各地科技型企业,切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芜湖锐龙机器人有限公司就是在芜湖市鸠江区打造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里成长起来的,园区通过联络员制度,及时掌握企业不同阶段的动态需求,以资源对接、资金支持、培训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短短4年,企业已从当初不到五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年产6000台六轴机器人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值已突破两千万。
芜湖锐龙机器人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谭铁龙
在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新的技术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孵化器就组织我们跟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进行了校企合作,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为我们企业更上一个台阶提供了动力。
借助园区针对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精准的帮扶,一批像芜湖锐龙这样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上下游科技企业在这里集聚、成长。园区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了“孵化+创投”的运营模式,通过以商招商、以赛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引企业。目前,园区孵化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65亿,利税746万元。
芜湖市鸠江区科学技术局 副局长 徐向前
推动孵化链与产业链 创新链 金融链 项目链 生态链的深度融合,做实专业型科技孵化器,汇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过去一年,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安徽已经逐步构筑了科技成果熟化孵化体系,全年全省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再创新高,达到19家,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通过不断加大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今年前5个月,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近8974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8935项。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 负责人 陈龙胜
系统地推进这些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科技创新主体进行激励鼓励和调度,促使科研人员纷纷投身市场化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主体开展技术合作,实现我们安徽的高质量发展。
标签: